無齡世代專題/大選之後!未來誰照顧自己?
基本方向與國外大致相同,以配合「在地老化」的方向推動居家化與社區化的長照服務為主體,這樣的策略也可以減少長照服務偏向「機構化」與「醫療化」的發展。
把所有需要長照的人集中住宿在長照機構內雖然
車興奉:長照全民買單 應與家庭、社區密切整合
成員國(OECD)之冠。
有鑑於人口結構的快速老化,南韓於2007年即制定長照保險法,為老人與失能者提供長照服務。車興奉直言,跟許多國家一樣,南韓的長照政策在制定初期遇到不同意見與派別團體的拉扯
六成民眾沒聽過「出院準備服務」
長照資源」的服務。
家總│加緊串聯醫院出備與長照服務,接住長照家庭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醫院是長照2.0的重要鏈結,因第一次發生長照需求的新手家庭,或病情
出院準備06:申請「長照」,時間真的很長!鬆綁刻不容緩
縣市政府也開始主動與醫院合作,接起醫療與長照資訊的斷裂。
像是高雄市、新北市、屏東縣衛生局,就鬆綁長照規定,讓病人盡可能在出院時就受益於政府的長照服務。
高雄市衛生局+高雄榮總
到底誰關心你我老後?立委候選人長照政見總體檢
正芬指出,立院正激烈攻防長照保險,演變成朝野惡鬥,立委候選人大多囿於黨意,林淑芬提出「公部門需提供長照服務涵蓋率達6成,再推長照保險法」政見,不失為解決之道。
而呂欣潔則明確提出「托育、長照
家有失能者,哪些事該先考量?
透過政府長照網站、醫療院所、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專線、坊間相關課程等媒介,培養長照基本認知,使往後運用更加得心應手。若想知道居家附近的長照據點,也可以上網搜尋「衛福部長照專區—長照服務地圖」,輸入地點即可
照顧爸媽好累 隱藏版資源在這
父母生病時,除了陪伴,也會開始需要子女的照顧,雖然目前政府的長照服務有限,但搞清楚有哪些資源或補助可以利用,或多或少能減輕一些負擔。尤其是當父母失能還不算太嚴重時,善用這些服務,就不見得需要請假、離職
【創新中的長照】台中推出「長照教練團」 讓社區整合服務更完整、更有溫度
長照服務法於2017年6月通過,政府快馬加鞭期望能落實長照2.0,讓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真實感受到改變。從2018年初推出「包裹式給付」,到7月1日最新「長照喘息」新制上路,長照相關新制紛紛
照顧爸媽,除了醫師外,一定要認識這6個人!
指導照顧技巧、提醒返家(或送機構)後需做的準備,甚至能告訴你如何申請相關補助。
有些醫院的出院準備小組甚至會與長照管理中心合作,提前為病患申請長照服務,減少返家後民眾等待服務的時間(但不見得
要花多少錢買照顧?
把屎把尿的那雙手常常屬於一位東南亞女性看護
長壽的「風險」
親情無價照顧卻可以計價用錢購買長照服務成為許多家庭解決照顧需求的方式台灣的外籍看護人數也因此從一九九二年的
護牙是影響一生幸福的事
30下,能強化齒顎和心智功能。
翻開東京都的牙健康計劃書,可以看到他們抓住「整體作戰」策略──對象包含學齡前幼兒到百歲人瑞;町村的育兒講座找專人來談牙齒;小學裡教食育;長照服務跟牙醫緊密結合
【創新中的長照】長照2.0新制上路 個案管理員成為靈魂人物
康健雜誌 x 銀享全球 「創新中的長照」專題系列報導
長照服務法於2017年6月通過,政府快馬加鞭期望能落實長照2.0,讓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真實感受到改變。從2018年初推出「包裹式給付
推動輔具研發、打造無障礙環境,台灣長照發展必須努力的方向
工作人口也將隨之增加,將嚴重打擊社會安定及國家整體競爭力。
長照問題近年來已經引起社會各界廣泛的重視,馬政府提出「長照雙法」:《長照服務法》、《長照保險法》作為主要政策。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服務
質問台灣到底需不需要長照?只要想到你在國外出差,年邁父母卻在家跌倒的焦急,就知道答案了
面對人口快速高齡化,長照政策已經在國內討論了好幾年,從人數估計到財務機制等等各種議題都帶來紛紛擾擾的爭議;但也有另一派人主張,在台灣經濟不好的現在,真的有能力也有必要開辦長照服務嗎?以前
小太陽做得到長照,台灣,你也可以做到!
評鑑的「優等」。此後每年小太陽團隊都榮獲該評鑑的優等或特優,連續已五年。2013年小太陽所提供的各項長照服務涵蓋近千位個案,超過全縣服務使用者的三分之一。
以長照創造在地就業並栽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