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體溫偏冷?
做家事或運動後流汗,體溫就會偏涼後發熱,跟體質寒有關嗎?
失眠症 最大的原因是體溫低
「水毒」和「體溫低」為原因的失眠症最多
睡覺前泡個熱水澡,先讓身體暖和;到了要睡覺的時候,體溫漸漸下降,這樣就可以睡得很好。但是原本就體溫低的人,身體處於冰冷狀態,體溫遲遲無法下降,那麼就很難
羽絨被也能量身打造?1招就能擁有舒適好眠
睡眠體溫決定睡眠品質與一生健康
像雅芳這樣因此失眠的人不少,只是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每天蓋的被子居然會影響到自己的睡眠。事實上,環境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重要因素,與身體0距離接觸的被子,更是關鍵
體溫少一度,免疫機能下降30%,日本「溫活術」教你養身強體
天氣入秋,縱使穿上長袖長褲,許多人仍感到手腳冰冷。其實,人類本是恆溫動物,可透過流汗、排泄、攝取熱量等方式調整體溫,但隨著科技發達,大家越來越依賴冷暖氣「做工」,使得身體失去調節溫度的機能。
宋新妮39歲人工求子,35歲以後懷孕關鍵是......
隱形殺手。
活用基礎體溫表,完成體內外的懷孕準備
為了使自己的身體成為容易受孕的體質,必須重視「體內調整」和與伴侶關係或工作等外在環境息息相關的「體外調整」。基礎體溫是各種控制
看恐怖片降低體溫? 對健康有負擔
不穩定,皮膚溫度跟著下降,楊聰財說。
●四肢末端及體表溫度下降
不過,嚴格來說,是四肢末端及體表溫度下降,但中樞體溫不會改變。台北市立聯醫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張鈞鎧解釋,人體
熱昏頭休息就好?小心中暑奪命
中暑前徵兆,留意熱暈厥、熱衰竭
烈日當頭讓人快中暑,其實進入真正中暑前,可能只是比較緩和的熱暈厥、熱衰竭,這時可以先緊急處置;否則進入中暑急症,體溫飆破40℃,恐會造成嚴重後果,致死率
連續高溫破記錄!8點預防運動熱傷害
14日大台北高溫突破38度,連續10天最高溫都超過36度,中央氣象局表示,打破2012年來的連續高溫紀錄。國健署提醒,有運動習慣的人,儘管是在室內或夜晚,都會因為運動而提高體溫,仍要密切留意預防中暑
你流對汗了嗎?中西醫教你流對「好汗」
小看這個機制,排汗不僅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對人體還有大大功用。
「流汗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體調控體溫,」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人是恆溫的動物,當外界氣溫升高,熱的感覺會傳到大腦下視丘的
小心,你也有「難受孕體質」!
□ 年紀超過35歲
□ 作息不正常,經常熬夜
□ 經期很亂、不規律
□ 經痛、月經血塊多、骨盆腔發炎等
□ 測量基礎體溫發現高低溫期不明顯
□ 有
虛弱過勞莫吃冰
50歲的A女士來看診時,剛從醫院出院,體溫39℃,臉色蒼白,自覺呼吸困難、胸悶不舒、胃脹氣、全身無力,在親友攙扶下進入診間。經過望、聞、問診及把脈後,我直接說:你這是太過勞累、又中暑,再加上吃了
Q天熱疲倦,是感冒還是中暑?
「陰暑」,最好的方式是運動,除了鍛鍊體能,還可加強體溫調節能力、對環境冷熱的耐受性,但最好選在通風、無陽光直射的室外,早上10點前或傍晚5點後運動。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康健九月號《走路潮》
3種人有條件當「不生病好命人」 醫師推薦5要點助身體排毒
」,維持新陳代謝及人體健康的平衡。
不生病的條件
想要過著不生病的好生活?我認為,條件有三。
1.身體溫暖、體溫高的人。有研究指出,體溫降1度,免疫力下降30%;體溫升1度
體溫少1℃,免疫機能下降三成,日本「溫活術」教你養身強體
天氣入冬,縱使穿上長袖長褲、外套,許多人仍感到手腳冰冷。其實,人類本是恆溫動物,可透過流汗、排泄、攝取熱量等方式調整體溫,但隨著科技發達,大家愈來愈依賴冷暖氣「做工」,使得身體失去調節溫度的機能。
不可不知的麻醉風險!「手術低體溫」直接影響術後復原
休克陷入昏迷的案例。而在所有麻醉過程可能帶來的身體變化中,「手術低體溫」可以說是最常見、也最被忽略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