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空氣都含塑化劑 民眾如何自保?
日常生活中,民眾不但吃進含塑化劑的食物機率高,現在連呼吸都會吸進塑化劑!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環工所團隊進行「細懸浮微粒(PM2.5)化學成分監測及分析」,在板橋站驗出塑化劑成分,是國內首次驗出空氣含
台灣首度測出空氣含塑化劑 民眾該如何自保?
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環工所團隊做的「細懸浮微粒(PM2.5)化學成分監測及分析」,結果在板橋站驗出塑化劑成分,是國內第一次驗出空氣含塑化劑,環保署推測這和民眾大量使用塑膠製品、粉塵散逸有關。面對塑
編者的話:無懼生活、無懼呼吸
看了資深記者邱宜君橫跨兩個月的報導,被狠狠打了一個耳光。因為台灣PM2.5年均值是WHO建議值的3倍,污染最嚴重的前三名在前鎮、左營和前金,北部因為人車密集,空污多來自汽機車廢氣。2014年一整年
塑膠食器要標示!用肥皂洗手塑化劑殘留差很多
釋出塑化劑,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陳建仁指出,塑化劑除了會提高乳癌風險,還會偷偷讓你胖!
5大毒害,全台折壽!
空氣、稻米蔬菜、防水透氣衣料、美耐皿餐具、香水……。生活中離不開的,都在毀掉你的健康。
塑化劑事件後,防毒排毒不可停止
化妝品塑化劑的管制標準,總殘留限量100ppm。
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更期望食品業者做到自主管理。食品業者在容器或便當盒等自行標示「此產品不會溶出塑化劑」,就如同某些水壺標示沒有雙酚A
3招,教你去塑減毒
什麼!塑化劑會造成性早熟、男性不孕、腰圍年年增長,還會危害下一代?其實只要3招,就能讓全家遠離塑毒的威脅!
拒絕早熟!避免孩子提前「轉大人」
吃進多少塑化劑?」
塑膠製品無所不在,塑化劑也無所不在,如何減少接觸?
● 塑膠容器:塑膠袋、水壺、餐具、手搖飲料杯、保鮮膜等,應避免加熱或裝熱食,以防釋出更多塑化劑。可改用不鏽鋼或
化妝品含有塑化劑嗎?
席捲全台的塑化劑風波,嚴重打擊台灣的食品產業,添加範圍繼續擴及健康食品與藥品,化妝品在這場風暴中也受到媒體的關注。不只台灣民眾吃的用的均無所適從,影響更大的是國家形象受損,觀光客卻步、外銷商品遭拒。
保鮮膜,保不保健康?
保鮮膜輕輕一撕,保住食物的美味,為料理食物帶來極大的便利; 只是,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便利的代價可能超過你我的想像......
【圖解】你知道PM2.5如何造成人體傷害?
室內的PM2.5其實比室外還要來得高
選擇水壺,小東西大學問! 你不可不知道的事情
在環保意識抬頭的現代,連喝水都變得很講究!想要隨時隨地補充水分,水壺,不僅是環保的象徵,更是追求健康養生的現代人,隨身不可少的配件。但你知道你用的水壺是什麼材質嗎?裝在裡面的飲品喝下去對身體會不會
PM2.5十面「霾」伏,一口新鮮空氣成奢求
《毒懂你的生活》中指出,2013年國際癌症組織已將室外空污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質。空污成分複雜,包括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懸浮微粒等,而懸浮微粒又以PM2.5這類別(細懸浮微粒)最細小,當它附著戴奧辛及
研究:在空氣污染區運動,恐影響健康
全球第一個驗證空污對呼吸道與心血管健康危害的隨機分派交叉試驗結果,兩週前於刺胳針醫學期刊線上登出。三組受試者(缺血性心臟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健康志願者) 分別在倫敦市區要道(高空氣
塑化劑烏雲還在醫院上空徘徊
奶瓶、玩具、食物的塑化劑含量陸續受到管理,醫療藥品容器如點滴袋、透析導管內含塑化劑,直接注入血液,某些高危險病人應避免使用,台灣卻連標示都還沒上路,不知情的病人能怎麼辦?
塑化劑 水壺 pm2.5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