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字體
二○○五年因為自己的因素,造成了嚴重手傷,經由隊上物理治療師出身的防護員張誠崇引見,認識了臺大醫院復健部的物理治療師陳星宇、以及讓我能延續棒球生命的臺大物理治療學系的柴惠敏老師,不僅治療好我的手傷,也讓我了解物理治療師對運動員的重要性。
自此之後,每一年球季結束後到自主訓練開始的期間,我一定會去讓物理治療師陳星宇及柴老師做完整的檢查,確保身體的狀況,我們都開玩笑稱這是「進場維修」。
記得二○○八年的北京奧運,比賽時受了傷,當時擔任奧運中華代表隊物理治療師的柴老師在為我做治療時問我:「棒球職場上壽命平均多長?」我告訴老師若三十五到四十歲還在場上就算很長了(當時的我是三十歲);柴老師告訴我,只要針對曾經受傷的部位,定期做檢查和訓練,相信我一定可以打到四十歲。當下,我就跟柴老師做了一個至少再打十年的約定。
如今,我做到了!即將邁入四十歲的我還在棒球場上,真的非常感謝這兩位運動物理治療師:陳星宇和柴老師,對我身體的照顧及給予我運動傷害和治療相關的知識。現在的我,還是持續地在球隊熱身前,依照他們教的,針對自己曾經受傷過的部位,做肌力補強來維持身體的好狀況。
這本書裡描述的運動物理治療師,對於職業選手的運動生涯、運動表現,就是如此重要,能幫助每一位運動員及愛好運動的民眾。
在此謹祝臺大物理治療學系五十歲生日快樂!(推薦序)
世大運亮眼成績的背後《「物理治療無所不在」新書分享簽書會》,線上報名 ->>
![]() | 更多內容請見《物理治療無所不在:激發選手奪標、失能病人進步的推手》 |
重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