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字體
一張圖讓你了解牛奶生產歷程與各產品差異。
離心
將牛奶中的油脂抽出。
標準化
把油脂分離後,依照脫脂、低脂、全脂規範的乳脂肪比率重新加入。沒有經過離心和標準化的鮮奶,就是「無調整鮮奶」。(推薦閱讀:100%無調整鮮奶 喝得到自然原味!)
註:無調整鮮奶是牛奶擠下來後,不再調整脂肪含量,與一般鮮奶營養成分一樣,差別只有乳脂肪含量。
均質
因油脂不溶於水,均質化能將油脂變小、均勻分布在鮮奶中。
加熱殺菌
1.低溫長時間殺菌(LTLT)溫度62~65℃,持續30分鐘。
2.高溫短時間殺菌(HTST)溫度70~75℃,15秒。
3.超高溫殺菌(UHT)溫度135~150℃持續2~5秒。台灣有90%的牛奶採用此法。
4.膜過濾,能過濾細菌,但沒有單獨使用,成本也較高。
5.寬鬆高溫短時間殺菌法(HHST)溫度為80~90℃,時間約15秒。
6.延長展期牛奶(ESL):加熱125~130℃持續2~4秒,但充填、包裝都要在無菌的環境的作業,知名美式賣場進口鮮奶即是延長展期的牛奶。
市售牛奶產品種類多,差別在哪裡?
重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