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字體
病人進度重度失智後,可能慢慢出現吞嚥障礙,若是因中風引起失智,因為腦部急速受損,吞嚥問題可能更早出現。插不插鼻胃管,再度成為家屬的兩難。
「短期使用鼻胃管是可以接受的。但病情一好轉就應該練習用口進食。可惜現實生活中很多病人從此一直插著鼻胃管,直到終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及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炳仁感慨。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黃純德則建議,若使用鼻胃管建議以6星期為限,若長期放置,會有很多後遺症:
●有異物感、不舒服。
●食道與胃交接處的賁門一直插著管子,無法閉合,久而久之括約肌會鬆弛,造成胃酸往上逆流、侵蝕食道,如果進入氣管,可能引發肺炎。
●長期不咀嚼食物,口腔肌肉缺乏運動,用進廢退,口腔顏面肌肉會萎縮。
當顏面肌肉萎縮,下巴位置會後移、舌頭也往後掉,容易阻擋呼吸道,更容易嗆咳。
「本來放鼻胃管是為了防嗆咳,但長期放置不但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反而增加嗆咳風險。這是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黃純德強調。
●易忽略口腔清潔。
大家以為不經口進食,就不用清潔口腔。「事實上就算沒有進食,口腔內還是有細菌,還是可能引起肺炎。」
●病人被約束。
為防止病人自拔鼻胃管,他們的手會被綁住。病人沒有尊嚴,感覺不舒服,抗拒、躁動。
「重度失智的病人已無法用言語表達,如果他們能表達,這是他們要的嗎?究竟是生命的長度重要,還是生活品質重要?」高雄市天主教聖功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羅玉岱問。
什麼是肺炎?
肺炎是指肺臟的肺泡發炎造成各種症狀的疾病。 發生細菌性肺炎時,細菌在肺臟快速繁殖增生,病人會出現寒顫高燒、劇烈咳嗽、咳膿痰、呼吸喘、胸痛等症狀。如果沒有治療,細菌還可能進入血流,到腦部造成腦膜炎;到耳...
重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