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只胸痛是心臟病發的前兆,一位40多歲的體育老師平日勤於慢跑、健行、打桌球,一向身強體健,卻不幸在爬樓梯登高比賽中,疑因心肌梗塞猝死。而他生前除偶有痛風症狀,並沒有任何心臟病史。隨後,又傳出一位180多公分的女老師,疑因心臟意外溺斃在水深150公分的泳池。
***
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又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
心臟病長期以來一直是國人的第3、第4大死因。
衛生署前一陣子公布國人心血管疾病盛行率,指出15歲以上國人,每19人中就有1人有心臟病,65歲以上老人,更高達每5人中就有1人。根據健保統計,91年的心臟病住院費用達77億元,急診為1億3千萬元。
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有16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相當於每天有超過4萬5千人因此喪命。至於台灣,去年每天有高達31人死於心臟病。
心臟病發作,醫學上稱為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可能是冠狀動脈疾病的結果。當動脈中形成脂肪或斑塊,會妨礙血流,甚至形成阻塞。如果心臟的血流嚴重不足甚至得不到血流,心臟得到的氧氣不敷所需,部份心臟肌肉就會缺氧甚或死亡。
心肌梗塞是一種急性且非常嚴重的心臟疾病,原因在於冠狀動脈阻塞導致氧氣和養分無法輸送到它所供應的心肌細胞,造成心臟組織永久受損壞死,嚴重者甚至休克或死亡。
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臟以及血管的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症候群、中風、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動脈瘤、心肌病變、心房顫動、先天性心臟病、心內膜炎以及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等等,主要原因是血管阻塞致使血流不順,...
痛風是一種人體「普林」(Purine)代謝異常的疾病,「普林」主要是人體細胞死亡後,其中的遺傳物質DNA分解而產生,少數由食物當中所獲得。「普林」代謝分解後就會產生尿酸,痛風的患者會因為尿酸代謝不正常,導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