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字體
6月溽暑,南台灣的高雄市氣溫已飆至攝氏34、35度。走出位在橋頭區糖廠的捷運站,朗朗晴空,蟬鳴大作,不時有數架軍用飛機從頭上呼嘯而過,陸、海、空三軍官校都離此地不遠,附近還有裝甲部隊與空軍基地,當地人常用「銅牆鐵壁」形容所處的環境。
糖廠內大樹成蔭,四下望去,幾乎都是老舊房舍與閒置空地,但整理得十分雅致,並保留許多文化古蹟以及現代裝置藝術,分別散落在這塊0.55公頃(相當於五座足球場)的面積上。
每逢假日週末,橋頭糖廠遊人如織,是廣受高雄人歡迎的文化休閒景點,非營利組織「橋仔頭文史協會」並且提供專業導覽行程。
創作能量,南台灣之冠
「金甘蔗影展全球總部在這裡」,一根柱子上寫了這行醒目的字,四周插滿五彩鮮豔的旗幟。
幾個月前,文史協會在舊糖廠舉辦第五屆金甘蔗影展,發想這個概念的是女導演柯淑卿,2006年她和橋頭居民以兩天的時間合力拍攝剪輯完成一部40分鐘的劇情短片《進校巷14號》。
這次的經驗令大家十分鼓舞,後來,文史協會決定廣邀各地的朋友,帶著自己的故事和劇本,以「蹲下來就拍」的方式聚集此地拍攝電影,一共吸引了近百名電影工作者響應,開啟本土電影創作的新類型。
70年次的何政億很自豪,「這裡堪稱是南台灣藝術創作能量最高的地方。」4年前,輔大中文系畢業的他,捨棄父母眼中「金飯碗」保險理財的工作,因為覺得太枯燥,回到故鄉高雄接掌橋仔頭文史協會執行長,與一群文化藝術工作者與在地居民共同投入心血,把這座廢棄凋敗的舊糖廠全面翻新,保留了地方文化,提高了本土關懷,並催生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台灣壁畫隊」。
每逢假日週末,橋頭糖廠遊人如織,是廣受高雄人歡迎的文化休閒景點,非營利組織「橋仔頭文史協會」並且提供專業導覽行程。
創作能量,南台灣之冠
「金甘蔗影展全球總部在這裡」,一根柱子上寫了這行醒目的字,四周插滿五彩鮮豔的旗幟。
幾個月前,文史協會在舊糖廠舉辦第五屆金甘蔗影展,發想這個概念的是女導演柯淑卿,2006年她和橋頭居民以兩天的時間合力拍攝剪輯完成一部40分鐘的劇情短片《進校巷14號》。
這次的經驗令大家十分鼓舞,後來,文史協會決定廣邀各地的朋友,帶著自己的故事和劇本,以「蹲下來就拍」的方式聚集此地拍攝電影,一共吸引了近百名電影工作者響應,開啟本土電影創作的新類型。
70年次的何政億很自豪,「這裡堪稱是南台灣藝術創作能量最高的地方。」4年前,輔大中文系畢業的他,捨棄父母眼中「金飯碗」保險理財的工作,因為覺得太枯燥,回到故鄉高雄接掌橋仔頭文史協會執行長,與一群文化藝術工作者與在地居民共同投入心血,把這座廢棄凋敗的舊糖廠全面翻新,保留了地方文化,提高了本土關懷,並催生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台灣壁畫隊」。
重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