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依慈2014-12-12 13:14:49.0
醫師你好!欣豫2014-09-22 00:13:37.0
辛苦承受病痛折磨的家人柴2014-08-31 21:05:12.0
很有啟發,不過有點眼熟marrytseng2014-08-31 18:17:09.0
所以我已經簽署安寧醫療照護,記注於健保卡中。讓自己將來能有尊嚴,不受醫療凌遲。免除子女的疑慮。 檢 舉蘇培森2014-08-31 17:13:27.0
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寶2014-08-31 15:14:05.0
東方人跟西方人就是有差距,美國研究統計,人一輩子花在醫療跟預防醫學的錢差不多。西方人著重預防醫學,而東方人寧願花在醫療~林美華2014-08-31 15:05:38.0
希望能給臨終的老人家 一些尊重與莊嚴的走.不要急救.不要插管 檢 舉Clare2014-08-31 06:15:36.0
秀丹醫師:陳鳳琴2014-08-30 20:43:43.0
2年前我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公公突然病危醫生問我要不要急救,不假思索回答要,我兒子他最疼愛的長孫正搭高鐵趕回來見最後一面,没想到我的堅持公公必需要接受插管的痛苦,事後我懊惱到現在 檢 舉露露2014-08-30 17:34:56.0
婆婆癌末臨走時,血壓心跳都已經靠機器,醫生詢問要不要急救,公公慌亂的看著我先生,我先生非常堅定的告訴醫生"不,我們不急救,請醫生幫忙,我們要帶媽媽回家" 我知道我們做了正確的事。因為婆婆在家裡走的安祥莊嚴,讓我先生和小姑們在往後的日子裡,面對喪母之痛,少了內咎,只有懷念。而由兒子扛下不急救的決定,也讓身為另一半的公公面對親友的詢問時,心理壓力減輕許多。 檢 舉中間徹2014-08-30 16:56:13.0
說得太好了,但寫這些話沒用,因為只有經歷過醫護角色的人會認同,家屬永遠都是家屬,甚至某部分的醫護人員也會在瞬間變成家屬,一同凌遲老人家與醫護人員。 檢 舉曾應鐘2014-08-29 09:55:19.0
請尊重善終權!平時就該與家人商量如何安頓長輩的臨終大事,免得措手不及。Mandy Lai2014-08-29 06:52:54.0
大家真的要用心關懷身邊的長輩,多點關愛與陪伴。必要時,更要適時的放手,讓他們解脫病痛。 檢 舉蛤仔王子2014-08-28 19:15:45.0
現在的客人.朋友及兒女很多都這樣,重點他們不覺得自己自私。 檢 舉孫克蘇2014-08-28 18:04:53.0
自小與母親較親近,母親病了多年家人愛她十年如一日。給她最好的環境與照料。直到失智與外界隔絕,我們依舊像照顧baby般的疼惜她。但病情總會走到最末端的時期,因肺衰竭直至彌留。我們仍不捨她的離去,因為我們是如此的愛她。直到陳秀丹主任的一句話〜「不要因為你們要媽媽,就讓媽媽受苦」那刻我終於放下,至今感謝主任的提醒。謝謝! 檢 舉飛力鯊2014-08-28 16:47:19.0
I agree with you, 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