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到假日就會睡到自然醒,常常晚睡晚起,早午餐就是整天的第一餐,或者乾脆就不吃了。但是,不吃早餐或兩餐併一餐,造成的不良影響既深且廣,從對胃腸的傷害到罹患慢性病,甚至心神不寧、身材走樣...。
其實,吃不吃早餐和運不運動一樣,可能是一種習慣,可能是一種觀念,也可能是一種整體生活形態的展現。
1. 容易發胖
第一個要戳破的是「不吃早餐有助減肥」的迷思。
不相信?帶你去看看日本人如何訓練相撲選手,你就明白了。相撲選手不吃早餐就做劇烈的運動,然後在空腹狀態下攝取大量的食物,旋即午睡,這樣一來,很容易產生超重的肥胖體型。
因為不吃早餐即劇烈練習所引起的空腹狀態,會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低血糖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然後攝取大量的食物,使得生長激素的分泌更旺盛,組織脂肪就會不斷增加。如果持續這種生活方式,脂肪也會持續地蓄積。
2. 透支健康
在呼籲「要吃早餐,不但要吃得飽,還有吃得好」方面,中西醫的看法如出一轍。「就短期而言,不吃早餐的影響的確不大,除了十一點的時候比較累一點,生活品質差一點,」但中醫師田安然就提醒不吃早餐的人,特別是青、壯年人:「必須想到對整體身體機能的影響,或是二、三十年後的反應。」不當的飲食習慣,對於健康的侵蝕,不容小覬。
3. 易患慢性病
長期不吃早餐就展開一天的工作,空著肚子的身體為了取得動力,就動用甲狀線、副甲狀腺、腦下垂體等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外,更會使 體質變酸,長期容易罹患慢性病 。至於目前的症狀也不妙,整天哈欠連連,而且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出現黑眼圈。
由於人體各項生理活動要靠多種酵素的作用,才能維持功能正常,而酵素的活動與體內酸鹼度息息相關,因此酸鹼值的平衡,主要是為了提供酵素作用的良好環境。所謂酸鹼值通常以PH值代表,大於7是鹼性,小於7是酸性,而人體正常的PH值是7.4,略偏鹼性,無論過低或過高,都會造成生理失調。
4. 胃、腸不適
文章出處: Web only 2018-02-09 00:00:00.0
關鍵字: 假期、早午餐、發胖、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