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是世界麵食日,在台灣,麵食是僅次於米飯的主食,許多人天天吃,但對於想減重的人來說,義大利麵比白麵條好,因為屬於低GI食物;若依澱粉糊化程度相比,煮10分鐘的麵比煮20分鐘的麵好、白米飯比稀飯好。
多數人習慣吃的義大利麵常搭配番茄紅醬、羅勒青醬或奶油白醬,有的甚至還加一層厚厚的焗烤,奶香濃郁又美味,但熱量實在太高,一份焗烤奶油鮪魚義大利麵,就有850卡熱量!還可能吃進防腐劑、人造奶油等化學物質。
義大利麵為全穀類製品,本身抗性澱粉含量高,能降低脂肪儲存,且跟升糖指數為84的白米、80的白麵相比,義大利麵的升糖指數較低(GI值=60) ,也就是吃完義大利麵,血糖上升、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得以維持血糖在平穩的狀態和胰島素的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加入蔬菜、鮭魚、芥花油拌炒,熱量低又健康。
在醬料的選擇上, 清炒>青醬>紅醬>白醬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她在家都用九層塔、起司、牛奶自製「高鈣青醬」,口感清爽、營養,家人都吃到碗底朝天。
麵條以基本的長直麵條為佳。筆管麵、貝殼麵等形狀特殊的義大利麵,因吸附醬料的範圍大,熱量較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所謂的剛剛好,就是義大利人稱之為「彈牙(al dente)」、微軟但不軟爛的口感;如果煮過頭,麵條開始膨脹、失去原本的形狀,GI值就會升高。
1.首先,準備一個大鍋子。
鍋子大小很重要,麵條要能「悠游」其中,有空間讓它膨脹。空間太小,麵條就會黏稠、糊爛。美國知名整合醫療權威醫師威爾(Dr. Andrew Weil)建議,最好是1夸脫水對1/4磅麵條,換算過來約一公升的水對約115公克的麵條。
2.裝入足量的水,在水快要滾開前加點鹽。
美國紐約知名餐廳Del Posto行政主廚拉得納(Mark Ladner)指示,約一公升的水就要加一大匙的鹽量,這是為了讓煮好的麵條味道更好。
文章出處: Web only 2017-10-26 00:00:00.0
關鍵字: 減重、義大利麵、麵食、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