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經常疼痛的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穿錯了鞋子,美國足踝骨科醫學會研究指出。
如何選對鞋,穿出健康,要掌握幾個原則:
■適合自己腳型
足弓高的人不能選有足弓設計的鞋子,否則會增加腳外側的壓力。
足弓塌陷的扁平足就需選有足弓設計的鞋子,讓足部承受的全身重量能均勻分布,如果經常穿足跟過高的鞋子、厚底高跟鞋或尖頭巫婆鞋,容易造成拇趾外翻,引起發炎、疼痛。腳掌較高的人,要選擇楦頭較寬的鞋子,讓腳有足夠的空間可放。
■試鞋時要多多走動
試鞋時要多花點時間走動,才能確認尺寸是否適合自己,通常,鞋子的最前端與最長的腳趾之間仍應有1~1.5公分的距離,鞋子前端要稍微寬一些,避免過度擠壓到腳趾。
■確認目標
要看場合穿鞋買鞋,如果要去郊遊、爬山,鞋底要夠硬,以減少路面對腳的影響。
此外,也要根據運動類型買鞋,打籃球要穿籃球鞋,有吸收震動、止滑與保護阿基里腱的功能。
健走要穿走路鞋,避震點設在後腳跟的中心,以降低腳、腳踝與膝蓋的傷害,美國足部醫學會提醒。
■鞋子的結構要好
儘量選擇包覆性較佳的鞋子,鞋底和中底的材質不能過軟,避免肌肉過度疲勞。鞋子要有較好的吸震功能,如果長時間腳跟與地面產生震動,影響整個脊椎,容易腰痛和腳痛。
■鞋子洩漏的健康密碼
資料來源:美國足踝骨科醫學會、生活家反射學苑老師陳明仁
此外,因為人體的重量和地面會產生一個壓力,所以鞋底不能太薄,否則形同把腳直接往地上敲,足底的壓力無法被分散掉,鞋底至少要1.5公分以上,不超過4公分。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文章出處: 康健雜誌特刊39期 2013-09-15 00:00:00.0
關鍵字: 試鞋、鞋子、足弓、足部疼痛、腳趾、腳型、扁平足、選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