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妃的6歲兒子的腳關節常常痠痛,且持續一段時間。這是成長痛?還是活動時外力造成的?
一般來說,造成小朋友的腳痛原因,最常見的還是因為活動過程中骨骼肌肉的受傷,可能是拉傷或扭傷,也可能是過度活動後的痠痛。
成長痛雖然很常聽到,但成長痛是在排除所有可能的原因之後才作出的診斷,不能把孩子所有的腳關節疼痛都說是成長痛。通常,骨骼肌肉的疼痛都是幾天之後會慢慢自行緩解,如果反覆性的發作,疼痛的地方固定在一個地方或者是連不動時(尤其是睡覺)都會痛,就得找專科醫師檢查了。
然而,有些孩子的腳關節痛可能是得了骨端炎(家長們會說是「成長痛」),主要是運動太過劇烈所致,研究顯示,骨端炎的好發族群多在8~11歲的男生,女生就比較少,因為這階段的男生活潑好動,容易運動過度。預防疼痛之道:
●多休息,復原後,記得運動要適度,不要過頭。
●選擇適當的鞋墊,對症狀的緩解有很大的幫助。市面上矽膠材質的「足跟鞋墊」(非足弓)就是不錯的工具;它可以幫助小朋友的腳跟提高,力量就會向前分散,足跟的壓力就會減少;再者,矽膠還可以有效分散每一步的力量,讓我們在運動時覺得比較舒服,沒這麼痛。
●做腳跟肌腱的牽引運動,將腳跟腱拉軟一點,與足底筋膜炎的牽引運動很類似,目的就是不要讓腳跟那麼緊,對腳底撞擊力就會下降。
●尋求專業醫生協助,照X光來確認。不要在病因未明時就先去找國術館、民俗療法「喬一喬」,只會讓病況愈來愈糟。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
什麼是骨端炎?
位於孩子四肢骨與脊椎體中,有所謂的生長板,具有不斷增值、分裂的作用,這就是「長高」的關鍵。
各個關節的生長板有其骨化中心(日本稱為骨端核),約出現於4~7歲,大概到16、17歲時就會閉合,閉合後,人就不會再長高了。各個部位骨化中心的出現、閉合時間都不盡相同。
文章出處: 康健雜誌特刊39期 2013-09-15 00:00:00.0
關鍵字: 肌肉拉傷、腳痛、運動傷害、骨端炎、成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