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台灣人對合作社的印象只限於學生時期的消費合作社,是課間買零食的地方。然而合作社不僅止於此,功能也超乎台灣人所想像。
長期研究合作經濟領域、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副教授梁玲菁解釋,因為資本主義社會過度發展,以致財團營利過度、社會貧富差距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等,透過民眾集體的力量,籌組合作社,來彌補國家政策不足,解決生活需求、社會問題。
簡單來說,合作社從生活上的需求開始,由社員共同提供一小筆資金,成立合作社來解決生活上或生產上需要的事情;合作社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而是讓社員自主經營,滿足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