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出現心臟病症狀求診時,請找有相關經驗的心臟內科醫師。心臟內科醫師會透過以下方式來確診是否罹患冠心病、需要治療。
Step1:問診
求醫前,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建議病人先記錄以下資訊,帶去診間:
●症狀描述:胸悶、透不過氣、刺痛、壓迫感、劇痛;有無伴隨喘、噁心、頭暈……
●痛感發生位置:可指出精確位置、廣泛性的疼痛、會轉移至某處……
●什麼狀況下發生:跑步時、休息時、上下樓梯、上廁所時……
●持續多久:幾秒鐘、幾分鐘、幾小時?
●多頻繁發生:一天幾次、一週幾次?
●什麼因素會加重或減輕:動作不停時會加重;換個姿勢、坐著休息時會減輕……
●描述最近一次印象最深刻的不適:例如,最近一次是上樓梯時,從一樓走到三樓就胸悶、頭昏……
●服用藥物的病史:有哪些其他疾病或慢性病?是否因為這個不適詢問過其他醫師(包括中醫師)或用過哪些藥物?是否有吃中藥?
●做過哪些檢查:電腦斷層、超音波……
問完診後,醫生接著會透過視診、聽診、觸診、測量血壓來了解更多病人的狀況。視診會觀察病人體態、四肢、皮膚狀態、頸動脈是否浮出等;聽診則是聽心跳是否正常、是否有雜音、判斷病人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大動脈疾病或血管狹窄的問題。
Step2:檢查
詳細問完診後,醫生初步了解病人的狀況,懷疑是冠狀動脈疾病,則需要進一步做以下檢查。
●一般血液常規檢查:
若懷疑有高血糖、高血脂問題,需抽血檢查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運動心電圖:
確診冠心病準確度達70%。
運動心電圖又稱作「壓力測試」。檢查方法是請病人踩踏固定式腳踏車、跑跑步機,隨著速度與坡度變化來觀察病人的心跳變化。因為跑步時會增加心臟耗氧量,血管若有狹窄或阻塞,就無法提供足夠血量與氧氣,這樣的變化會反映在心電圖上。若心電圖發生異常,就代表病人可能有冠心病,接下來會做進一步檢查,更準確判斷是否有冠狀動脈阻塞與發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