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體是個奇妙的小宇宙,看似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他們絕不是成人的縮影,」桃園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顏宏融說。小兒不論體質、好發疾病、症狀與治療方式都跟成人大不相同。
被譽為「兒科醫聖」的北宋兒科中醫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指出,小兒生理及病理的特點為「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即使一千年後的現代,他的觀察與結論依然適用。
小兒生病常有以下特點︰
■1.容易發病且病情變化快︰小兒臟腑發育還不完全,功能較脆弱,所以對疾病抵抗力較差,常常說病就病。
同時,小孩體質易虛易實(正氣易虛,邪氣易實)、易寒易熱(寒熱證候轉變快速或並存),所以病情容易變得複雜,而且變化比成人快速,比如受風寒後發燒,很快變高燒,甚至出現熱痙攣;有些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在24小時內惡化到心肺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照顧小兒對醫師來說也是考驗。「用藥必須及時、處方輕靈、慎用苦寒,」顏宏融說。藥用得恰到好處,藥到病除即可,不能過重,免得傷了孩子嬌嫩的臟腑。
■2.生機蓬勃,容易康復︰小孩生病雖然容易快速惡化,但要好也好得很快。中醫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陽氣充沛、生機蓬勃,只要診斷正確,及時治療,通常比成人容易復原。
「呼吸快、消化快、代謝快、生長快,」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王人澍形容小孩的生理特點。
同時,小孩臟氣清靈,不像成人有複雜的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七情,也有助恢復健康。
調體質,幫孩子順利長大
中醫兒科常見的疾病包括︰
■過敏免疫疾病
排除異物本來是人體正常的反射機制,「就像狗看到陌生人會叫,但如果看到自家人也叫,就變成過度反射了。過敏就是身體對異物過度敏感、反射過度,」王人澍比喻。
台灣天氣濕熱,是各種過敏原生存的溫床,台灣氣喘衛教學會調查顯示,全台有200多萬過敏兒,有過敏性鼻炎的小學生高達50%,等於每兩人就有一人鼻子過敏,常跟噴嚏、鼻塞、鼻水為伍;有氣喘的小朋友也超過20%,不少氣喘兒同時有過敏性鼻炎,也有少部份合併異位性皮膚炎,甚至三者同時「中獎」,生活品質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