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死亡率第四位,如何讓躲在雙峰裡的病變早點現形?婆婆媽媽、姊姊妹妹都關心。
篩檢乳癌的方式包括乳房攝影(X光)和乳房超音波,近年磁振造影(MRI,或稱核磁共振)也開始被應用在乳癌檢測上,乳房攝影和乳房超音波發揮互補的功效,磁振造影則可做特殊病例的輔助檢查。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心肺影像診斷科主任張允中指出,乳房磁振造影的優點包括:
1.無放射線(X光)暴露
2.可作為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的輔助性檢查乳房攝影的長處是可以偵測到小於0.5公厘的微鈣化,這通常是早期乳癌的表現。但缺點是,東方女性的乳房組織緻密、脂肪含量少,乳房攝影的影像呈現白茫茫的一片,較不能區分出正常組織與腫塊,相對不易判讀,「也就是說,腫瘤可能已經在那裡,可是我們看不到,」張允中說。
乳房超音波正好相反,它適用於緻密型乳房,但對於脂肪含量高的乳房,若腫瘤與脂肪均為相同回音性質就較困難了。
磁振造影可以和乳房攝影和超音波彼此互補。磁振造影雖不擅長偵測鈣化,但在抓出乳房軟組織的病灶方面敏感度最高。(見表)
張允中解釋,因為做磁振造影需要注射顯影劑,可把有問題的組織與正常組織區分開來,對比明顯,不像乳房攝影和超音波會受組織是否緻密、脂肪含量多少的影響。
3.易找到具侵襲性的原位癌2007年,德國波昂大學影像醫學醫師庫爾(ChristianeKuhl)等人發表在《刺胳針(Lancet)》的研究顯示,磁振造影在偵測原位性乳管癌(簡稱DCIS)的效率比乳房攝影好:磁振造影可以找到92%的腫瘤,乳房攝影僅56%。
文章出處: 康健雜誌120期 2008-11-01 00:00:00.0